针对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正值岁末,科研任务繁重的现状,上海分院系统各研究所把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党政领导的密切配合,突出实践特色,丰富活动载体,有力地推动了研究所的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
一、党政密切配合,组织到位,学习科研齐推进
上海分院各研究所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统一思想,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所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参加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研究所及时召开动员大会,牢牢把握院党组“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活动载体,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班子成员联系点和调研课题,深入开展调研,将学习实践活动与研究所的发展紧密结合。由上海分院领导领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引进与培养”课题,针对当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共同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调研,推进研究所在新形势下应对新挑战,制定新举措。各单位注重在学习实践中开阔思路,开阔眼界,创新举措,着力转变阻碍科学发展的观念,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谋划和落实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序推进。
二、围绕科技创新,突出特色,学习科研两手抓
各研究所坚持将学习实践活动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围绕中心,找准主题,突出了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上海分院抓住新一轮院市合作的契机,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着力推动将国家战略、中科院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相结合,努力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上海天文台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在努力完成65米射电望远镜项目的同时,发挥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面向国际前沿的基础研究。上海技术物理所以“理顺体制机制、增强创新能力、促进持续发展”为目标,结合“风云卫星”等重大任务,整合力量,提高关键技术能力,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和更好地完成国家任务等工作中。
三、深入谋划战略,明确定位,学习科研两不误
各研究所党政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研究所经过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与国际科技前沿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充分利用学习实践活动契机,开展战略研讨,谋划未来发展。
上海微系统所召开“十二五”发展战略研讨会,群策群力,就学科布局、创新目标凝练、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管理等事关研究所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方向,制定目标。上海光机所围绕“推进三期知识创新工程、增强研究所发展能力”主题,就面对提升激光单元技术和生产能力等展开调研,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上海应用物理所结合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加快学科建设和交叉融合,为加紧建设一流的光子科学基地奠定基础。上海有机所认真分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查找矛盾与问题,明确主题,所长、书记亲自领队主抓,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抓住新机遇,明确方向,学习科研两促进
今年以来,上海分院多个研究所领导班子换届组建,各研究所结合新一轮所长任期目标的制定,在认真听取广大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明确研究所新一轮发展方向。
上海硅酸盐所结合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产业化等多元发展的特点,深入调研,力争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上海生科院明确了在推进“抓基地、建平台、创一流”基础上,重点在“把握方向、交叉融合、创新管理、跨越发展”上实现新一轮创新跨越。上海药物所牢牢把握以精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的载体,聚精会神推进新药创制发展战略。
从举国关注的航天工程到全球瞩目的纳米世界,上海分院系统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出现在各类国家重大项目中,上海光源、“创新一号”系列卫星、“神舟七号”伴星等都是科技创新与国家战略相结合的充分体现。他们在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课题等方面全力出击,力争破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创造更多更精彩的“自主创新牌”。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为动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为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已经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