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精心准备,11月7日下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在地理资源所举行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交流会。地区经济司范恒山、陈宣庆、王新怀、邹勇四位司领导以及八个处室人员二十余人,地理资源所刘毅、成升魁、葛全胜、于贵瑞、谢鹏云五位所领导、所党委委员、郑度院士、陆大道院士、孙九林院士、管理和科研部门处室负责人、职工党支部书记等四十余人参加了学习交流会。会议由地区司范恒山司长、地理资源所成升魁书记共同主持。会议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一主线,采取重点发言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成升魁书记首先致辞,代表地理资源所向地区司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习交流会的目的、地理资源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基本情况以及研究所历史与科研工作概况。范恒山司长介绍了地区司基本情况,阐述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出地区司与地理资源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上都承担着重要的工作,双方在长期的亲密合作和广泛联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联合学习和交流科学发展观活动,能够从中引领一些更重要的思路来提升思想层次、丰富工作内容,开展更加紧密更高层次的合作,把下一步工作做的更好并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在会上,地区司陈宣庆副司长、杨荫凯处长、赵崇生同志,地理资源所陆大道院士、樊杰研究员、刘毅所长做了学习交流重点发言。他们分别从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落实五个统筹、推进区域发展,地区经济工作和地理科学研究的相互关系,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技术支撑,“十二五”期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等方面畅谈、发表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与观点。地区司领导还就“十二五”期间应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加强双方的联系与合作的有关重要命题提出建议和要求,包括建立中国的区域政策体系,十二五期间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总体框架研究,如何推进主体功能区域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中国地区经济发展预测监测的科学方法、技术手段和指标体系,增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手段和能力,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法制定等。
学习交流活动形式新颖、主题突出、准备充分,涉及的议题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问题,都是与两个单位工作紧密相连的议题,既有关于当前形势和环境的分析判断,又有关于未来工作和措施的建议和意见;既有关于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包括推进地区工作的一些总体思路,又有关于围绕这条主线所涉及重大问题的分析;既有关于内容或工作任务的深刻阐述,又有工作方式工作平台的一些建言建议。通过交流,国家决策部门和科学研究的国家队增进了相互了解,开阔了视野,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提高,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对地理资源所凝练科学目标,更好地服务、支撑国家战略需求,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研究水平有重要意义。学习交流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真正体现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做好本职工作两手抓、两促进。范恒山司长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学习交流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一次高质量的学习交流会,集中表现了四个“好”:一是选择的形式好,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一起学习交流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式的一种创新,二是讨论的议题好,三是阐述的内容好,四是形成的效果好。最后,范司长指出,双方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保持长期合作;希望地理资源所积极参与主题,服务主题,为解决国家需求持续提供科技支撑,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