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天地

您的位置:主页>科技扶贫
【中国网】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如何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6-10-25 来源:中国网 王振红 【字号:

  提起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大家清楚地记得,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湘西十八洞村,在这里,他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并提出十八洞模式要“可复制、可推广”6字原则和“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的13字要求。

  脱贫致富向来是习近平工作的重中之重,乡亲们幸福与否时时刻刻都为他所牵挂。今年两会习近平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期间,他细心询问十八洞村的村容村貌、乡亲们的收入状况、当地大龄青年的脱单问题,句句不离乡亲。这三年,十八洞村又是如何探索习近平提出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呢?10月20日,记者随星天地娱乐城官网 精准扶贫记者行实地走访了十八洞村。

  十八洞村村民生活怎么样?十八洞村第一支书施金通向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十八洞村有225户993人,通过“户主申请,群众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从全村甄别出136户、542位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0元,增长115%,减贫61户269人。这些贫困人口已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学生义务教育、家庭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部得到保障,学生入学率100%,家庭人口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100%,住房全部达到安全标准。

  股份合作扶贫

  跳出十八洞村建设十八洞产业

  十八洞村山高路远、交通条件恶劣、人多地少,全村村民生活非常贫苦。如何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的帅气大学生村官、十八洞村村支书龚海华谈起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经验滔滔不绝。“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经验基本成型。有些经验可复制可推广。”龚海华说,“针对村内耕地面积少难以发展产业的实际,探索股份合作扶贫,用‘跳出十八洞村建设十八洞产业’的新思路发展猕猴桃产业。”

  股份合作扶贫具体如何操作?龚海华解释说,在花垣县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里流转土地1000亩进行猕猴桃产业建设。组建了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对猕猴桃产业进行公司化运作。公司注册资本金600万,苗汉子出资306万占51%股份,十八洞村出资294万占49%股份。十八洞村的股份由十八洞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两部分组成,十八洞合作社由村民出资组建,入社资金按照贫困人口542人政策扶持资金每人3000元共162.60万元入股,占27.1%股份。非贫困人口397人政策扶持资金每人1500元共59.55万元入股,占9.9%股份。村集体经济申请专项资金71.85万元入股,占12%股份。

  施金通补充说,“我们全村人均耕地仅有0.83亩。依靠农业种植仅能维持温饱,为了扶贫致富,我们先在十八洞村境内流转100亩土地建设精品猕猴桃示范基地;又跳出十八洞村,在相邻的道二乡的花垣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流转土地900亩,创办了十八洞村最大的产业项目1000亩猕猴桃产业园,农户以入股的方式受益。技术上我们请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专家钟彩虹坐镇;猕猴桃还没挂果,成都阳光味道公司就下了订单,以保底价收购了全部产品。2017年猕猴桃就将挂果了,2019年进入盛果期后,入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

  目前,十八洞村有17户村民不愿意参加股份合作扶贫,习近平多次强调,“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龚海华说,“针对这17户,我们会用村集体的分红资金,为他们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产业脱贫方案,让每个村民都能享受到乡村富裕的红利。”

  “十八洞计划发展十八洞山泉水厂、小水电、酒厂等,实现农户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共同发展。” 龚海华对此信心满满。“真正实现脱贫的关键还在于产业发展。” 龚海华说,十八洞村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机制模式,建立了专业合作社。组建了苗绣、成志牧业、猕猴桃、果桑种植、油茶种植、山羊养殖、养猪、辣木树种植等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因地制宜确定了五大产业:劳务经济;特色种植业,重点发展烤烟、猕猴桃、野生蔬菜、冬桃、油茶等种植;特色养殖业,如湘西黄牛、养猪和稻田养鱼;苗绣;旅游服务业,以对接周边县市短期游为主。

  天更蓝、山更绿

  桃子采摘权推动乡村旅游

  贫困多发的地区往往也是环境脆弱的地区,扶贫攻坚和生态保护同等重要。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十八洞村风景秀丽,溶洞成群,民风淳厚,民俗特色浓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第一支书施金通爽朗地说:“我们要让十八洞村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村更古、心更齐、情更浓。鸟儿回来了、鱼儿回来了、虫儿回来了、打工的人儿回来了、外面的人儿来了。”

  施金通说,2014年初,花垣县委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并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将基础设施建好了,鼓励村民发展旅游产业。村民慢慢富起来,曾经的泥巴路变成了青石板路,破木屋变成了青瓦房,还砌上了颇具苗乡特色的泥巴墙,冬暖夏凉。

  “在225户农户中每户种植冬桃10棵、黄桃10棵、养殖稻花鱼300尾,创新推行桃子采摘权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同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施金通向记者算了笔经济账:每株桃子树按照每年采摘权418元的标准进行公开营销,购买桃树采摘权的每人发放一张“十八洞村荣誉村民证书”。每当三月桃花盛开的季节,十八洞将淹没在桃花的海洋里,购买桃树采摘权的人每年要带20人左右来村游玩消费,这样20棵桃子树每年可带来固定客源400人,按照每人最低消费100元计算,加上桃树采摘权和稻花鱼销售收入,三年后每户每年毛收入达5万元以上。今年,依托中国邮政的“邮三湘”网络平台,完成4060株桃树采摘权的销售任务,到账资金169万余元。

  十八洞村出名后,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许多村民开起了农家乐。2013 年在浙江打工的本地村民施全友看到习近平考察十八洞村的新闻后,马上辞职回家开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主打的招牌菜是苗家豆腐、腊肉和酸菜。“一年下来能纯赚五六万元。” 施全友乐呵呵地说。

  目前十八洞村已经开启了8家农家乐,一天最多可以接待400-500人就餐,这为发展乡村旅游迈出了一大步。也吸引了很多像施全友这样的本地人回家乡创业,还利于解决当地大龄青年的婚配问题。

星天地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第一支书施金通。王振红摄

星天地

  帅气大学生村官、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支书龚海华(右一);被十八洞村民称为最接地气的科学家——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专家钟彩虹(中)。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王振红摄

星天地

被习近平总书记接见过的施成富、龙德成夫妇。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吕珍慧摄

星天地

美丽的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姑娘展示苗岭贡米。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农家乐。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家整洁的灶台。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家整洁的灶台。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家。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家。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家一角。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家一角。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家一角。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探索相亲扶贫。针对十八洞村有40多个35岁以上大龄光棍青年找不到爱人的实际,在村里举行以“相约十八洞,牵手奔小康”为主题的相亲活动,为大龄单身男青年寻找另一半。通过举办相亲活动,40多个大龄男青年成功脱单8人。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风景秀丽。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风景秀丽。王振红摄

星天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风景秀丽。王振红摄

星天地

十八洞村最大的产业项目1000亩猕猴桃产业园。王振红摄

星天地

  被十八洞村民称为最接地气的科学家——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专家钟彩虹,现场指导村民猕猴桃种植技术。王振红摄

星天地

十八洞村最大的产业项目1000亩猕猴桃产业园。王振红摄

星天地

十八洞村最大的产业项目1000亩猕猴桃产业园。王振红摄

星天地

十八洞村最大的产业项目1000亩猕猴桃产业园。王振红摄

星天地

十八洞村最大的产业项目1000亩猕猴桃产业园。王振红摄

星天地

十八洞村最大的产业项目1000亩猕猴桃产业园。王振红摄

星天地

十八洞村最大的产业项目1000亩猕猴桃产业园。王振红摄

星天地

十八洞村最大的产业项目1000亩猕猴桃产业园。王振红摄

星天地

十八洞村最大的产业项目1000亩猕猴桃产业园。王振红摄

星天地

十八洞村最大的产业项目1000亩猕猴桃产业园。王振红摄

(责任编辑:侯茜)
 
© 1996 - 2020 星天地-星天地娱乐城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