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所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采取专家讲、典型讲的教育方法,在广大党员中产生积极反响。日前,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文汉同志做了题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和志愿》的报告。
姜文汉同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讲述了自己在面对重大专业转折时所做出的抉择。他说:回想我30多年的工作经历,是一个适应国家的需要不断改行的过程。我一生中有三次重大改行,从学校学的铸造设备和工艺,转到精密机械,再到光电工程,最后改到现在的自适应光学。每一次改行都是一个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每一次改行都带来新的活力、新的机遇。个人只有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个人的事业溶入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大事业中去,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姜文汉同志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在使科研工作更好为经济建设和国家服务这一问题上,主动为国家操心,要不在其位也谋其政,这也是一个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体现。他说:“要使我们的科研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国家服务,就要胸怀全局,站得更高,看的更远,不断创新,主动为国家操心,要不在其位 也谋其政”。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在关系到学科发展和布局等重大问题上,姜文汉同志曾提出过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他提出这些建议,并不是把小单位的利益甚至光电所的利益作为主要出发点,而是着眼于国家整体利益。他说:“只要符合事业整体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和整体的利益,我就要坚持。”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对科研工作者思想上的冲击,姜文汉同志深切的说:回顾20多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我曾为一些很有希望的年青人不辞而别“跳巢”下海而困扰,曾为在现有管理体制下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稳住有用人才而伤透脑筋,曾为科技攻关中经常遇到的许多意想不到的技术难题而寝食难安,也曾为解决一些关键设备和器件到处奔波。尽管一个个技术难题让我常常废寝忘食,但经过苦苦思索、日夜攻关之后终于豁然开朗得到解决的喜悦,比起任何物质的享受都要舒坦安然。按照胡总书记的要求,要建成一个“一流成果、一流效益、一流管理、一流人才”的科学院。完成这一光荣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科技战线广大党员充分体现和实践党员的先进性,不懈的拼搏和奉献。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和志愿,这就是我对一个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解,也是我对后辈年轻共产党员深切的厚望和浓浓的期待。
姜文汉同志是我国自适应光学的开拓者,他以自己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赢得了同行和后辈的尊重,也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对党和国家利益的忠诚,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