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物资,修工程,医疗队。在国人脑海中,这曾经是中国60年对外援助的“老三样”。时至今日,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合作,为发展中国家“造血”,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对外援助的一大亮点。
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3届院士大会的召开,科技援外的新征程即将盛大启幕。
援助
1999年12月16日凌晨,是一个让委内瑞拉人哭泣的夜晚。那天,Vargas州暴发一场特大泥石流灾难:近5万人死亡,6个重要旅游城市被摧毁。噩耗传来,全世界震惊。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的科学家们坐不住了。同是深受泥石流灾害困扰的国家,他们对于委内瑞拉人民的悲痛感同身受。在研究员崔鹏带领下,中国科学家们马不停蹄,成为首批进入灾害现场的外国科学家。
中国科学家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委内瑞拉政府的高度认同和好评。委内瑞拉政府提出请求,希望中国帮助他们进行泥石流防治的灾后重建工作。
不久,星天地娱乐城官网
与委内瑞拉中央大学签订了《科技合作备忘录》,正式开展泥石流研究减灾援助项目。
数年花开。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且培养了委内瑞拉本国人才,使他们自己防治泥石流成为可能。
一路走来,中国60年对外援助的脚印,业已遍布发展中国家的各个角落,2500多亿元的经济援助,也结出了累累硕果。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更是提醒国人:“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经济发展了,或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而忘记穷朋友。”
然而,在自身国力、国家定位和外部环境都产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单纯的“输血”,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对援助的需求。如何“造血”,关系到中国援外战略的前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而科技外援的“传帮带”结合,恰恰真正实现了“授人以渔”,从根本上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探索
世界关注中国,中国关注世界。悄然间,中国经济已然跃居“世界第二”。那么,中国应该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什么,自己将获得什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
开拓对外援助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思路,恰恰折射出中国走向更成熟国家定位的探索。
石油,让地处西亚的沙特阿拉伯摆脱了贫穷,生活富庶。在沙特,有一种作物意义重大,甚至出现在他们的国徽里。它就是椰枣树:中东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年产量为1500万吨。当前,一方面中东地区对椰枣产量、品质、运输和存储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一方面环境对椰枣树的生长胁迫、病虫害频繁发生等问题却迟迟难以解决。
2008年,中科院基因组研究所与沙特共同启动了“椰枣基因组研究”项目,为科技南南合作的模式作出新的尝试。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略有不同,沙漠之国沙特虽然科技能力不足,却“并不差钱”。事实上,“椰枣项目”也是由沙特国立科研基金会支持和启动的。
中科院基因组所抽调科研骨干赴沙特,协助他们组建实验室,并与当地科研技术人员一起,利用先进技术,对椰枣基因组进行基础研究工作。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科研人员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实验平台、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并为沙特培养、建立了基因组学领域的科研队伍,同时,中国科学家也积累了在椰枣研究领域的宝贵经验,对国内的基因组学科产生带动作用。
事实上,与此类似的科技南南合作还有很多。在全球的共同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是中国义不容辞的使命。同时,如何获得双赢,这种探索还在继续。
典范
今天,我们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和谐—— 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全世界面前变得越来越清晰。
而开展了25年的中巴资源卫星项目,恰恰是诠释这一主题最好的典范。
1988年,中国和巴西决定,在中国资源一号卫星原方案基础上,由中、巴两国共同投资,联合研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20年过去了,中巴两国已经共同研制、发射了3颗地球资源卫星,为两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效益。
在中国,共有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用户两千余家,在南水北调、青藏铁路、三峡建设等重点工程均得到广泛应用;在巴西,中巴资源卫星应用更加广泛,尤其对亚马逊热带雨林和森林砍伐的监测发挥出重要作用。
合作远不止如此。超级水稻、污水处理、节水农业、地质探测……仅2009年,中国就为发展中国家实施“造血”项目900多个,培训近万名管理和技术人员。
作为中国最大的科研机构——星天地娱乐城官网
,为中国的科技援外的确付出了极大努力。
中科院前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曾指出:“(中国)提高其他发展中国家科技能力可能会带给他们更长久的好处。”现任院长白春礼也表示:“中科院将继续深入务实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援外等国际合作,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力量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科技合作”这一新时期的合作典范,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援助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2-09-19 A1 要闻)